美好学苑:太极禅网,投资禅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31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太极拳心法及呼吸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2-14 10:46:5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太极拳真传太极心法
肢体力向六面整体浑圆力过度,共分六步:
第一步:肢体力(局部力)
目的是为了松开肩关节,练出小臂的松沉力: 出手时,整个手臂如同一根铁链鞭。上肢不用力,但也不可打软,《内功经》上叫“气调而匀,劲松而紧”,“松肩以出劲”,是说出劲之时,肩井穴用极柔之意松开,劲力才能畅通无阻。只有肩关节松开,才能保证躯干产生的力量可以顺达梢节。唯有松之极才能紧之至。要用腰背的劲把手臂拿起来,再顺着小臂的重力自然下落,要找出这种自然的惯性力,也叫做惰性力,只要胳膊不使劲,这种力非常容易练,只要慢慢把松沉劲(自然的惯性力)甩出来就行了。
第二步:脊柱力(即上肢与躯干的复合发力)
当肩关节松开,小臂的松沉之力练出来以后, 动作做顺了,就要开始锻炼脊柱的力量,,以脊柱带动小臂,用躯干的力量给小臂的运动加速。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,两只胳膊能练得像两根铁链鞭,整个小臂沉甸甸的,这种力量打出来,人的血肉之躯根本无法承受。此劲出自筋骨,一旦练出,终身不退。脊柱力是整体力传递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,锻炼脊柱时意念应始终感知脊柱,使脊柱和手臂的内在能量达到协调贯通,练武功最忌意念与体能不能合一, 陷入空想(顽空),务必要做到形神合一;只有达到形体和能量的合一才是中国武功的入门。才能为以后的功力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第三步:丹田力(骶骨之力):
经过上一步的训练,我们的攻击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杀伤力,但这只是初步功夫,所发之力缺乏变化,发力前还需要预留空间加速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我们就要进一步修练丹田之力,丹田(骶骨)是人体的总重心所在,人的整体劲力皆由骶骨发出,这一阶段的练习,主要是为了锻炼我们在千变万化的运动中(尤其是瞬息万变的格斗中)始终能把握自己的总重心,并体会出内力由中心向梢节传导的感觉。所有运动都由总重心带动,一切运动都是由中心发动的正确的动力定型,一旦经过泛化,分化和自动化的训练阶段并形成本能反应后,我们就真正掌握了运用总重心的能力,就找到了修练功力的关键所在,再通过桩功的训练使周身骨架筋经贯通,丹田力可以顺达周身各个部位,不再产生内耗,旧称之为“劲路”打通,就好象把自己身体修练成一个管道,使能量能在自己身体内自由运转。发力时以丹田(骶骨)为中心(力量的源泉),脊椎为传动轴,左右两背(肩胛骨)上下相错(其功力来源于“周身整体拉抻量〈即周身关节的伸缩量〉”带动双臂自由挥舞势如浪翻,即太极拳经云"牵动往来气贴背",此时在格斗中才能真正不受任何拘泥,任我挥洒!  
第四步:身法力(躯干力):
只有真正具备了身法力,内家拳才能称得上登堂入室。那么身法力指的是什么呢?指的是“六艺”上身后,所具备的功力!那么什么是“六艺”呢?六艺指的就是心意拳的“鸡腿”“龙身”“熊膀”“虎豹(抱)头”“鹰爪(捉)”“雷声”。形意拳将“鹰捉”定为“母拳”(“三体式”定为“母式”),删去“雷声”将“鸡腿”,“龙身”,“熊膀”,“虎豹头”称为“四相”。
那么“四相”的内涵是什么?又如何练成呢?
它须要丹田内气充足,并能气贯周身。躯干内气血充盈,内劲在躯干内膨胀,并胀开各大关节,有的人把它叫做内在的抻筋拔骨。传统练法有:“开肩”“开胯”“开胸”“开背”“开肋”--------现在的武术界大都得窥一斑,而很少有人知全貌------ 老一辈的武术家虽得其要,但大都秘而不宣。
记得笔者刚学艺时,曾问恩师,上盘,中盘和下盘,哪一盘是修炼的重点。恩师说,是中盘,中盘若要领错误,下盘永远练不成!后来在漫长的修炼过程中,我慢慢地明白了这个道理!因为修炼中盘最关键的要领,是要做到“腰马合一”,即是躯干和下肢筋力连结,劲
力贯通。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“开胯”,有的门派叫“撕胯”当胯练开后,骶骨下插,人体总重心降低,下肢的力量才能真正提得上来,躯干的力量也才能真正传导至地下,“鸡腿”的功能才能真正体现!举步轻如狸猫,落步稳如泰山!身不受力的间架才能真正形成!这叫做“七星拱梁递重力”。
(开胯,松胯,松尾闾等功法在各大门派中都有,但都在秘传----- 非入室弟子而不传!唯我除外!“鸡腿”练成之后,是练“龙身”,我们练的“龙身”可不是“龙折身”!练的是周身的劲力在躯干内畅通无阻!练得周身劲力在体内,上下贯通!左右贯通!交叉贯通!练的自身在前伏后仰,左歪右斜,上下起落,前进后退,整体旋转和进攻受阻时,自身身形在常人看来,已无法用力的“错误”情况下,内在要领依然正确!周身仍然劲力贯通,得机得势!
“龙身”与“虎豹头”须同练!我们只所以不用 “虎抱头”一词,是有我们的道理的,我到目前为止,收集到的武术资料中,仅见到李春岭在他老人家的《李氏形意太极》中与弟子们表现了这种功夫(恕我孤陋寡闻)!
即是在单腿独立的情况下,颈部可以悬起体重超出自己的人,而自身不动不摇,这说明颈部所受之力已经传导至脚下,从头到脚下劲力已经初步贯通!试观虎豹颈部之情形,始知笔者所言不虚!“虎豹头”是指虎豹的劲力直贯头顶,(尚须有”顶心暗缩”之意)!前贤之意是为了让我们体认虎、豹头颈部的用力状态,让我们领会仿生学的原理!试观“四相”或“六艺”中的要领,有哪一个不是身体部位(所应体现的功能),为什么时候偏偏要加一个老虎的动作呢?这多么的不伦不类啊?(错误之处请各位前辈多提宝贵意见!!)
那么“熊膀”又是什么呢?
经过长期的桩功锻炼,背部会慢慢变的如同钢板一样坚实,斜方肌与背阔肌向两侧拉伸,肩胛下沉后横开,并被肌肉固定在拉开的位置,微微向前束裹,背圆胸实肋骨根根开张而两膀充满力量,如熊膀一般,使间架更为圆整,躯干内部气血充盈贯注周身,周身鼓荡带动背部和肋部筋肉的膨胀和收缩,使其具有极大的弹性,这就是身裹之力。这时就能体会到人体上这几个最死的关节(双肩,双胯及24节脊椎骨)里蕴含着最强的力量,这就是原始的野兽之力、习武人梦寐以求的本能之力。这时人体的生理结构以趋于猛兽的状态!
第五步:整体劲力
整体力需要通过桩功训练,达到整体骨架贯通,筋力连结,周身充满弹性,从脚底到头顶心、从腰胯到手指柔韧无比,形意拳是由大枪演化而出,八卦掌是由双刀演化而出,王芗斋对外曾言“拳成兵器就,莫专习刀枪”(见《大成拳论》);而对内部所传的是“拳不成,兵器找”,就是说“凡是拳法练不到的地方,就须用兵器去强化”,您看姚宗勋,张恩桐,王选杰,以及那些太极拳家,八卦拳家,形意拳家,无不推崇“抖大杆”或“抖大枪”,尤其是心会掌创始人赵道新先生更是把“抖大杆”提到了无以复加的位置。只要循着用兵器的窍门去琢磨,各种运劲的诀窍很快就会通了。整体劲力形成后,无须有意发力,动即是力。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在动态中发力,且威力不减!(一般的发力是定势的,既使是活步发力,在发力的一瞬间<即后腿蹬地的一瞬间>也是静止的。彻底把双腿解放出来(指用上肢做武器的发力!我本来不想写这一句,又怕被人挑毛病!问”用腿发力呢?”,嗨!好辛苦噢!)
最明显的就是能够看得懂古籍了,以前怎么也看不懂的书,现在也能够领会了(指古典哲学和古人的拳谱),练不到这一步,用头脑去理解,是不容易理解的!但是当你真正身上
有了体认,便能触类旁通了!才知古人所言不虚!
不是古籍诡秘,是你没通
不是古籍迷信,是你不信
    不是古籍没有,是你不用
    不是古籍太深,是你太浅
    不是古籍太老,是你幼稚
    不是古籍应弃,是你自弃
    不是古籍玄虚,是你空虚 ―――――关亨九《武当修真密籍。补遗》
第六步:浑圆力(六面整体浑圆力):
本步主要是练习“五心合一”,把周身散乱之气归于丹田,“顶心向下归丹田,手心向内归丹田,脚心向上归丹田。”本步功法没有扎实的桩功做基础,可以说根本练不出来。桩站对了,筋肉牵扯、骨骼支撑、五脏充盈,周身膨胀,气血灌注四肢稍节有膨胀紧绷之感,手指如韧性极大的钢钩,真正明白了“口如钢钩刺如刀,硬如铁石粘如胶,相见如婴儿,举手不能逃!”这时周身既有膨胀的力,以有回收的力,回收的力越大,则膨胀的力也越大,这是否矛盾呢?答:“有矛盾,但又不矛盾!何也?有矛盾,因为这个世界上充满了矛盾。比如:小时候我曾见过一位少女出嫁,她的母亲和她哭成一团。当时我就想:如果喜欢女儿出嫁,就应该高高兴兴的送她出嫁,如果舍不得,就干脆不嫁!干么要哭呢?实在想不通!渐渐地长大了一些才明白,虽然母亲舍不得女儿出嫁,但又不能不嫁!这就是一个矛盾!所谓的不矛盾,是因为这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,相互促进的(见老马同志的《唯物主义辩证法》大道理就不说了)也举一个例子:比如我们新买的自行车,骑了一段时间后,车条变得松了,这时需要“紧条”,也叫“盘条”这个道理大家都不得懂,把车轮四周都往中间紧,为什么向四周的支撑力反而更大了呢?反而能够承载更大的重量,是什么原因呢?所以说不矛盾!这同站桩是一个道理!”体质弱的人只有经历这一过程,才能由弱转强,才能够和先天条件好的人一较高下,这一过程,大约需要十个月,绝不可速成!练到一定程度,头部象有空气的阻力下压,并与浑身各部位阻力相配合,胯坐上了力,膝盖也好象顶上了力,浑身各部位各关节全要靠上东西,身体外部好象被空气阻力固定住了,间架内部整体连通,梢节越来越沉重,稍节越用力身体越松,平常走路时两腿都能感到空气的阻力,练拳时身体各部位有强烈的依托感,此时周身关节的伸缩量越大,功力越强,真正骨骼相挣所发之力,外形几乎看不出来。对方只能见到我周身微微一抖,而我只觉后腿骨骼猛得一挣,绝不是仅靠后腿蹬地的肌肉收缩之力,而是周身的鼓荡骨骼内部的挣发,此时才能真正具备“硬打硬进无遮拦”的强大实力!实战中有这种功力做后盾,还何怕之有!?
打太极拳时怎样呼吸?如何由内及外!
太极拳运动必须配合呼吸,但刚开始太极拳锻炼时就着意于呼吸,反倒使动作僵硬,呼
吸急促。只有进行专门的呼吸练习,形成自动的呼吸程式,才能和动作相配合。调息练习要
求呼吸加深加长,肺活量增加,体内得到更多的氧气供应。
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需气血兼顾,以气为主,形体之所以能抗拒外力,百节之所以能屈伸
活动,是“气之充也”;血的化液濡筋,成髓养骨,也是依靠气的动力。
练太极拳之所以能够治疗各种慢性病,能够增强体质,使精神焕发,保持工作能力和延长寿命,正是因为太极拳“打拳以调养气血,呼吸顺其自然”,以拳养生健身。而它“静中触动动犹静”的原则对人体也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。
练太极拳的呼吸方法:
呼吸是太极拳的重要内容。概括起来基本上有两种呼吸方法,一是自然呼吸,二是拳式呼吸:
自然呼吸就是不要过分注意呼吸和拳架、动作的配合问题,在做好拳势动作基础上,呼
吸以自然、舒服为宜,你觉得舒服了,就对了。长此以往,呼吸自然就和动作配合上,这实
际上是以动作来调节呼吸。这种办法的前提是动作要准确,要规范,对动作要求比较高。
拳势呼吸就是有意识地将呼吸和动作结合起来,呼吸的长短和动作的过程相联系,呼吸的吐纳也和动作的开合曲伸相联系。
一般是动作外展为呼,内收为吸;动作沉降为呼,提升为吸;发劲为呼,蓄劲为吸。不管哪种呼吸,基本要领都是细、匀、深、长。
练太极拳的最重要原则:
练太极拳最重要的原则是“心静用意”,“用意不用力”。
这指的是在运动时,思想集中,心神专一,意识不断地指导动作,让所有动作在意识连续贯注下轻轻运动,不使用拙力,并且灵活变换,使任何动作都有一定的指向,没有顾此失彼的乱动。这个原则应该始终贯串在整个练拳过程之中,从而提高锻炼的效果。
用意指导动作:太极拳虽说“以心行气”“以气运身”但更重要的是用意,“全身意在神,不在气,在气则滞”。而且讲究“练意”,“练气”(腹式呼吸),“练身”(运动肢体内外)三者密切结合。
练拳时“心静用意”,全部精神要用到动作上去,引导着动作,做到“意动形随”。例如,
手向前按时,先要有向前按的想象,动作即行跟着前去;意欲沉气,就要有气沉到腹腔深处的想象。意不中断,动作也不中断,这就是用意引导动作的练法。这种练法会使练习者本人感到意趣环生,在旁观者看来动作显得柔和优美,好像行云流水,风吹杨柳那样自然、活泼。
练太极拳时,未动之前,姿势要端正,呼吸自然,存想丹田脐下小腹部,屏除杂念,专心一致。等自觉全身安排妥当,已经心静气和了,然后再开始动作。既动之后,全神贯注地不断用意来指导每一动作的正确性、连贯性和圆活性,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、旋转变换务求上下相随,内外合一,意想劲到,动必合法。
初学太极拳时,由于边想边做,动作上往往顾此失彼,精神容易紧张,经过一段时间练
习动作熟练以后,思想就容易专一了,心意自然会静下来,并且越练越宁静。
练太极拳多年后的内体感觉:
如果能够认真做到心静用意,长年坚持练太极拳,则会使有关部位的神经处于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,导致气血循环加速,经膜和毛细血管扩张,开头会出现发热,发胀或出汗,手指肚比平时饱满。进一步会出现有如蚂蚁爬行般的刺痒感;手足运动时有如以小棍拨水似地簌簌抖动;而手指肚则似有无数针尖往外发射般,会阴,涌泉等穴位和小腹部会有震动和冲击的感觉。另外,随着动作的伸缩旋转,腹腔内气流咕咕作声,旁观者也可以听到。
这些畅通气血的现象会逐渐消失。但是其后练拳的兴趣更浓,体内融融和和,体会到有空松圆活的意趣,时常感到有另一番意味,练拳就欲罢不能了。上述种种反反应不可追求,练到一定功夫自然会产生,而且因人而异,有的人就没这些反应,如果勉强追求会产生流弊。
练太极拳如何由内及外
武禹襄拳论说“凡此皆是意,不是外面”,“以心行气,以气运身”;李亦畲拳论说“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,不在外面”;陈鑫拳论说“外之所形,莫非内之所发”;陈发科说“内不动,外不发”。这些话都是说的“由内及外”,“内外合一”的锻炼方法。
内动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内脏,肌肉的动向安排,二是内气的流转贯注,这些都是用意
来指挥的。
《十三势行工歌》所谓“意气君来骨肉臣”,武禹襄解释为“心为令,气为旗;神为主帅,身为躯使”。这都是内动支配外形的明确规定。
太极拳以调和气血、畅通经络为功能,以缠绕圆转的螺旋缠丝劲、抽丝劲的技击方法为
应用,其由内及外的锻炼方法,各式太极拳家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,兹综合陈、杨、武三
家的内动导外形的方法,试举例以明之:
“心静用意”、“身正体松”、“举动轻缓”、“动作弧形”、“上下一条线”等原则下,动作欲向何处,内部即先作好安排。
在顶劲领好,桩步稳当之际,如意欲左旋迈步,则眼神先去,直射平视,脊骨节节松沉,右侧腰部倍觉充实,右腰隙(即内肾)下抽落实,似乎托起左侧腰隙;
胯根撑开,右胯根微向内抽,松胯屈膝,逐渐坐实右腿,成右实左虚之势,是为吸为合为蓄。使腰部充实,而内劲由两腹侧向腹前汇集于一点。
然后,右胯再微向下沉,左足轻缓地向左前方迈出,步随身转,随即缓缓呼气,两胯根
更撑开,两膝盖向左右分向前挺(膝盖不宜超过足尖)。随着重心逐渐左移,左侧胸肌向下松沉,左侧腰部渐觉充实,而其中内劲有弧形向前上折射之意,两肩中间骨节仍微微鼓起,腰间命门穴向后勃,而脊骨根有向前上翻之意,使上下前后有对拉匀称之意。
逐渐坐实左腿,呼气时部分气呼出,部分“气沉丹田”形成小腹自然外突,是为呼、为
开、为发。这时,左右胸肌随着松沉,牵动着内劲,随着呼气,有“外往前合”之意。小腹
部两侧的内劲弧形向腹前中线汇合于一点,与眼神和手的动向相一致。
完成这些一吸一呼、一蓄一发的动作后,接着又缓缓吸气,使气聚于脐下,腹部内收;左胯根微向内抽,左腰隙下抽落实,似乎托起右侧腰隙,随着右足提近左足旁,又缓缓呼气,小腹逐渐外突,成左实右虚之势。脊柱和左右胸肌松沉,胸两侧肋骨仍是节节松沉,有外往前合之意,气沉小腹,其中内劲由小腹两侧向腹前正中线折射,焦点集中于一点。肛门微紧收,成“吊裆”之势,这是又一个吸呼、蓄发的动作。
这种内部的上下、左右虚实互换,也是阴阳相济、阴阳互为其根的具体运用。胸背部分始终要保持含胸拔背的姿态。
吸气时小腹内收,呼气时部分呼出,部分气下沉于小腹部。吸气为四梢“劲回丹田”,呼气为“气沉丹田、”“劲贯四梢”(四梢为两手两足尖端),通过旋腰转脊,节节节贯串地使丹田劲上行则由旋腕转膀而达于手指尖,下则者由旋踝转腿而达于足尖。在动作过程中,尾
闾始终正中地托起丹田(小腹),脊骨根向前对准腹部中央一条垂直线,脊骨根有前送上翻之意。
动作欲向何处,脊骨根立即对向何处,对动向起到舵手作用,随着动作的一开一合,腹式呼吸的一呼一吸,气血沿着经络、血管系统活泼流转;内脏轻微地做上下左右大小不等的弧形活动,可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。
外部的形态,手足的变换,随着内动而运动,全身在运转过程中在不同角度上始终保持
中正不偏;前进后退,左旋右转时,肩节始终对准胯节,两乳对准两肚角,齐进齐退,身法
自然端正,上下也自然相随。这种内劲率外形,由内及外的练法,关键在于腰脊命门穴的主
宰作用和左右腰肾的抽换来支配全身内外动作的协调,无止境地越练越细致。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美好学苑:太极禅网    

GMT+8, 2024-12-31 01:46 , Processed in 3.908034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