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好学苑:太极禅网,投资禅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18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陈师行十年磨一剑

[复制链接]

280

主题

536

帖子

2590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590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10-14 21:09:0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
导读
  在武当,在中国,在世界,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陈师行。
  他是武当剑世界冠军。
  他是两座武馆的馆长(武当师行功夫馆)。
  然而,成功的花,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,却忽略了从发芽到开花,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。一朝不慎,随时可能放弃、破灭。
  道家给人生的过程起了一个哲意的名字,叫做“修行”。
  从平凡的少年,到武当剑世界冠军,他修行了十年。
  从平凡的少年,到顶级内家功夫馆的馆长,他亦修行了十年。
  人最难持守的,莫过于内心。
  他做到了。
  【家人受欺度童年,渴望轻功飞青天
  陈师行的幼年是在内向与练武中度过的。
  他内向到什么程度?
  在乡间田埂间,迎面看见老远的地方,别人牵着两头牛走来。牛还没有任何表示,他自己已经低下头去,脸上像刷油漆似的变得通红。最后为了避开,只好绕一大圈弯路行将过去。
  家里来客人时,父母都会准备一桌好菜,可他每次都胆小不敢上桌吃饭 。每逢亲戚朋友摆喜宴,他都不去,而会留在家里看房子。
  他尤其怕黑,每当晚上脑中总环绕着大人们讲的那些鬼故事。
  他的内向并非毫无缘由。
  他和他伯伯两户人家住在离村子五里外的山里,没有大户的亲戚,没有相熟的朋友。
  他家里人少,经常受人欺负。他幼小的心灵受家庭的影响,害怕面对外在的人和事,只能一步步走向内心,一天天面对自己。
  他每天放学首先想到的就是跑回家看“武打”电视,渐渐地很向往成为电视里面的英雄人物。
  上楼不用梯,过河不用船,锄强扶弱,行侠仗义。这些侠客们的所作所为,尤其是那神奇的轻功,深深的印在他的脑中。
  如果自己也能像侠客们那样,随性自在,翱翔青天,那该有多么的洒脱!虽然多年以后,他没能实现电视中的飞天神功,但他领悟出轻功原本就是一种能让身体变得更“轻”灵的一种“功”夫,古人取名“轻功”。
  在他七岁的时候,父亲让他跟村里一位老拳师学习拳法,每天晚上和周末在家练功。父亲只要有空,都会在旁边看着他练习。
  老拳师还教他倒立和倒挂金钩。那时候没有保护措施,也没有海绵垫子,倒挂金钩的练功方法很是危险。如果失误,头部很容易受到重创。
  若把这样的家境与经历,放在任何一个小男孩身上,在他的世界里,在他的童年里,在他懵懵懂懂的内心里,都是充满压力的,也是惊奇瑰丽的,更是难以抗拒的。
  那年,他还不到十岁。
  【练功修心是关键,道根深埋种心田
  在得知内家拳祖庭就在武当山后,他的父亲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重要决定:把年仅11岁的他送到武当习武。
  然而来到武当山,仅仅只是他习练内家武术的开始。
  他并不知道,多年以后自己会成为世界冠军。他每天需要面对的,只是山上单一的生活,和年少孤独的心。
  他经常想家,甚至一个人跑到后山躲着哭。
  山上冬天冷,很多师兄弟都提前请假回家。看着师兄弟们回家的喜悦,他有着一样的渴望。他写了封信给家里,说他也想早点回家。
  他等了很久才收到家里的回信。信中父亲说,家里卖稻谷攒钱让他上学很不容易,他却不珍惜,老想着回家,叫他一定要给家里争气。
  这样一封信,在这样一个年龄,略带残酷,然而生活的真相往往如此。我们不得不努力,因为我们别无选择。
  他更坚定了练武的意志和决心。
  当时有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师兄,他拿自己与这位师兄相比,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。他想,以后下山师兄能赚十块,他可能只能赚一块钱。于是他下定决心,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、道教经典。
  当时的这个决定,为他后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  下山后,他学了计算机,学了英语,学了驾驶,并喜欢上了摄影,他不断地扩大和丰富自己。
  无数的事例证明,那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的人会变得优秀。学习便意味着改变,改变需要勇气。多年后,我们会感谢自己曾经的勇敢。
  在山上练功期间,每天有早晚课;早晨必诵经,诵经必诵《清静经》。
  那时候年龄小,不懂得经文奥义,就像我们上小学时摇头晃脑地背唐诗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慢慢长大了,再回头读它,就懂了。
  武当山是道教仙山,是无数修道人士心目中的洞天福地。这里有着历史悠久的古建宫观,有着修道已久的高人道士。“以武演道”,正是太极拳的精髓和根本所在。他不仅全面学习了三丰派的武术,更系统学习了道家的思想。
  内家功夫讲究修身更要修心,道家思想对于心灵的修炼是贯彻始终的。而心最难得的,是静。
  《清静经》讲:“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。”
  人常有三种心:“贪妄心,愚痴心,嗔怨心。”这三种心都会影响心的澄澈清静。
  幻想轻功真的可以飞起来,此为“贪妄心”;一心想成为侠客英雄,此为“愚痴心”;将来要报曾经受欺负的气,此为“嗔怨心”。
  他用道家思想化解了这三种心,只剩下“善心”。“善心”即是道心。
  《道德经》讲: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
  “不争”不是不进取,而是放下了结果;只有放下,心才真正回归自己,得以平静。
  静能生慧。静能增功力。
  武当仙山四季轮替,春花与冬雪,朝阳与晚月,静静伴随着他习武修道的时光,单纯而美好。
  他终有下山的一天。
  人生无法停止在某个地方,正因为如此,修行才更加地重要。我们总是在不断往前走,不断遇到新的事情。面临诱惑与选择,只有怀着修行的心态与信念,才能不忘初心、保持善心。
  【今昔感慨世变迁,感动常在皆是缘
  1998年,他入选武当武道功夫团。
  1999年,他开始任教,成为团里最年轻的武当武术教练。
  2003年,他怀着道家“乘物以游心”的憧憬下山,在武汉、上海等大城市担任武当武术的教练工作,让古老而正宗的武当三丰太极走进人们生活,强壮人们体魄。
  有时为了回答学员的发问,他夜半捧书,研习功法,从拳理上寻求依据,从动作的细微处纠正错误。他还将武当道家养生功法用于祛病健身的实践,并用其实践经验佐证了武当道家养生功法的独特功效。这段经历对他日后开馆教学十分宝贵。
  在武汉、上海等地众多学员心目中,他是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。在他自己的内心里,他是一个修行者。
  《周易》讲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
  很多人以为道家讲究“清静无为”就意味着消极不做事,其实道家是很积极乐观的。因为热爱生命,所以创立了养生术;道家追求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,并提倡人主动去改善提高自己。
  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。
  2005年,他刻苦自修功夫一年,同时提高了计算机和英语水平。
  2006年,他回山担任武当武术教学工作。
  2007年,他精心筹划创立了武当师行功夫馆。
  武馆的网站上展现了他表演武当轻功的视频,并贴出了他练习轻功的方法。他的视频和文章渐渐引发关注,并陆续有媒体前来采访。通过网络上的百度知道、贴吧、各大视频网站,通过电视台采访报道,许多武术爱好者了解了真实的轻功,了解了陈师行,进而深入了解武当三丰派,然后被武当武术的魅力所折服。许多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、来自美、英、德、法、澳、韩、新、泰、巴西等几十个国家的武当武术爱好者,来到他的武馆学习。
  他做这一切,只因他发愿弘扬武当武术。
  2008年,他在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上,获得武当剑冠军、武当拂尘与武当剑对练冠军、武当玄功团体赛冠军、武当内家拳亚军等荣誉称号。
  他能达到巅峰,只因他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武当武术。
  十年前,他从自家的小山来到武当这座大山,下山去传艺而又回山办武馆,到获得武当剑世界冠军。这一路历程,他心里始终怀揣着对武当武术的热爱,始终持守着道家“善”的信念,始终如一。
  这十年,太多的事情发生了改变。
  十年前,他和师兄弟天天在一起练功、砍柴、挑水、吃饭、睡觉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与世隔绝,日子在机械往复中悄然而逝。那样的生活虽然不免枯燥,但内心却平静无波,一片澄然。
  十年后,教学设施齐备,信息通畅无阻,条件远胜于当年数倍。然而条件优越的同时,人心也开始浮躁。现在的这些学生,再也不复他们当初的简单与安宁。他有时候为逝去的时光无法倒转而怅然,也为现今学生的复杂与浮躁而慨叹。
  2010年,他开始谢绝采访。少了那种曾经上电视时年轻好动的劲头,他更多了几分“过清净生活”的淡定。
  他认为,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“度”字,媒体报道固然可以出名,但与道家“淡泊名利”的思想是不符合的;过多的媒体报道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同行之争。小时候,他常听老人们讲“树大招风”这个道理,一个人的名气大了,自然会招来一些流言蜚语。况且,他始终都没有想能成为名人的奢望。所以,他选择了逐渐在媒体上“淡出”之路。
  对“出名”越来越看淡的同时,他对“缘分”越来越看重。
  他的学员来自异国他乡,来自五湖四海,有华发老翁,有垂髫稚童,有韶华青年,也有妙龄姑娘。在武当仙山幻化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武当武术玄妙飘灵的无穷魅力下,他们走到了一起。“有缘来师行”,这句话在师行功夫馆的食堂“道膳堂”的桌子上古色古香地呈现着。
  这些年的经历使他更加成熟,他心里有越来越多的宽容、感恩,这使他与学员们水乳相容。在教与学的日复一日的生活里,他与学员们产生了彼此默契的师生情谊。
  但学员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,送走了一批批老学员,迎来了一批批新学员,而来去总是匆匆。当学员完成学习项目离开武馆时,他心中常有一丝淡淡的、莫可名状的失落感,师生一场情谊,如今显得那么短暂……虽然他很难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,但他们的音容笑貌都印在他的脑海。老学员再来武馆时,他总能第一时间认出。
  相逢何必曾相识,相识必是有缘人。缘分,是个非常奇妙的东西,它说不清也道不明,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着。
  人世间的缘分,很少有一生一世的,大多数缘分都是一段一段的。就像人不能永寿,缘分也不能永存,但正因其如此,才更值得我们珍惜。
  道教素重善缘,跟无数学员的善缘纽带,便是他一生所爱的武当道家武术。他希望这种善缘一直延续下去。
  【双手十年磨一剑,乐善行道天下间
  2013年,筹备三年的武当师行功夫馆新馆正式开始授课。
  新馆的理念“贵生、乐道、尚善”具有浓厚的道家韵味。新馆更有几项独创:全国首家拥有三丰祖师殿的武馆、全国首家实现宾馆式住宿的武馆、全国首家用签号代替房号的武馆。独有的道教文化“三清台”超大型室外练功场,太清、上清、玉清,一台一景致。“青龙堂”、“白虎堂”室内大型练功场,冬暖夏凉。一个以本科学历为主、凸显人性化服务、富有创新能力的管理团队。提供“吃、住、学、游”一体化、一站式服务。
  这是他精心策划布局的太极功夫养生圣地。十年前他心里只有一个大概的图影,十年后的今天,他将心里的图影变为现实,震撼了所有人。他做到了。
  从他下山那年至今,已经十年。如今他已是两座武馆的馆长(武当师行功夫馆)。
  他称之为“十年磨一剑”。
  一把剑,是武当剑世界冠军。一把剑,是武当师行功夫馆。
  这是两个十年,也就是二十年。二十年的付出历经几度风雨,几度春秋。他铭记恩师教诲,潜心修炼真功。三丰曰:此山异日必大兴。看今朝,一代英杰现武当。一路走来他坚定不移,滴落每滴汗水换回今日成就。
  如今他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师行功夫馆。武馆的名字取自他的道名“师行”,意为“师承武当三丰正宗,行道天下尚武之人”。
  他的宏愿是找一块安宁之地,辟一处清净之所,育一群心清之人。他创办师行功夫馆,不愿它身居闹市,而愿它能如那山野的草木,肆意接受自然的雨露,不曾饱受干扰,亦不曾折断。
  道法自然。武当师行功夫馆在他的心中,顺然着自然之道,秉承着道家“善”的精神,不断前行。
  就像是他心中的那把宝剑,历经十年磨砺,呈现出清明澄澈的光芒。
  ——那是道的呼唤。
  【后记
  用“十年磨一剑”道出一个剑术冠军的内心世界,讲述真实的人生。习剑者磨砺十年来领悟心中的剑,恰如人经历种种,来领悟生命。此文献给所有在人生道路上寻找、迷茫、坚持的人。

资料来源:http://www.wdgf.cn/shixing/shinian/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美好学苑:太极禅网    

GMT+8, 2024-12-22 14:47 , Processed in 0.107334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