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好学苑:太极禅网,投资禅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778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解读太极拳与人生十章论

[复制链接]

194

主题

239

帖子

230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304
QQ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3-11-29 18:16:0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一、脚稳身灵
    练太极拳初期,拳架熟练以后,再练总觉得长进不大,似乎有一层壳无法突破,为此很是苦恼。向老师请教,与拳友交流,均因大道理太多而自己一时又难以理解收效甚微。让我有所悟的是一次参加抗洪抢险。
    一场洪水过后,河道两岸的建筑物,乃至一些一吨多重的大石块都荡然无存,而一些柔弱的水草却在洪水肆虐后仍原地不动地伸展着腰姿,蓬勃地生长着。是什么让它们比重达千斤的石块还稳固?顺着这一思路我发现:一、水草将根深深地扎在了泥土里,有了大地的拥抱,这是它稳固之本;二、它有着一副灵动的腰身,水来则顺水服之,水去则悠悠蓬生,这是它应变之策。有了这两样本领,还怕什么恶风骤雨?
    再练太极拳时,就想到了那些水草,脚稳身灵。于是,气往脚下沉,劲往腰处走。还别说,一段时间的练习后,发现自己一改过去的漂浮僵硬,而变得轻灵沉稳起来。
    其实,人生在世也应当脚稳身灵。脚稳即为人要诚恳,做事要诚实;身灵即要及时调整自己,以适应社会的变化。如此,风雨之后才能又见彩虹。
    二、乐在其中
    太极拳架一练就是十年。有人问我,每天都在重复着那几个动作,就不感到枯燥吗?
    其实枯燥与否不在于动作的重复,而在于你的眼光放在了何处?
    太极拳练习都要经过一段的枯燥期,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忘我的境界,注意力还无法从招式上转移出来。太极拳最讲求意念,“力由气摧,气以意领”,意念是产生一切的根源,能化腐朽为神奇。练拳时我会把我的意念植根于无限的想像之中。我会把自己想像成一只展翅翱翔的鹰,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;或是一条游刃有余的鱼,在大海中搏击风浪;有时干脆就想像着自己的每一拳、每一掌都带着风、带着雷,面前的一切障碍无坚不摧。这样,我就感觉到自己不是在练拳,而是在飞翔、在游泳、是在养气。何燥之有?尽是乐在其中。
    目光聚在何方?则人生也大不一样。若聚在烦恼、聚在痛苦,那么你会郁郁终日,生命也因此而黯然;若聚在快乐、聚在幸福,你就会忘记忧愁,人生也会快乐无比。

    三、舍已从人
    练太极拳多年,自认为或多或少参透了一点太极原理。一次老师问我们练太极拳最关键的是什么,我说:“一要放松,二要均匀,三要圆润,四要中正。”老师说:“完了”。我说:“完了”。老师没吭声,便与旁边一位身材高大的拳友开始比划,可无论强壮的拳友如何用力,就是有劲使不出,左推则左滑,右拿则右空,始终找不到着力点。见我们不解,老师解释道:“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最讲求以柔克刚、四两拨千斤的拳种。若遇弱敌,我们可以仅凭蛮力就把对方制往;但一旦遇到力量、体格都强于自己的人,要想立于不败,技巧虽然是一个方面,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一个道理,那就是改变不了别人,我可以改变自己。要根据对方的情况,适时调整自己,你走我也走,你停我也停,不顶不丢,让你始终‘心有余而力不足’。”
    “改变不了别人,可以改变自己。”这就是太极所言的“舍已从人”,我忽然间有些若有所悟。
    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、日益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,我们最好的办法,就是好好把握住自己,适时调整好心态,以积极的行为去适应社会。宽容多一点,计较少一点;微笑多一点,抱怨少一点,你就会感到内心的烦恼会逐渐被愉悦替代。我们改变不了社会,改变不了别人,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,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,去对待生活、对待事业、对待周围的环境,那么幸福离我们还会远吗?

    四、减负训练
    在我看来,太极运动就是在教我们如何减负,一种进行思想彻底解放的训练。
    太极拳训练时,要求无所思又有所思。无所思是指要放下一切私心杂念,做到忘我无我的境地;有所思则是指将脑海中的繁事清零后,心无旁鹜地将意念集中于太极运动的柔美中。
    这到让我想起了柳宗元笔下的蝜蝂,一种喜欢负重的小虫子。人的一生和这小虫子又有什么两样?从出生到死亡,我们会不停地在自己的思想中加载着各种各样的欲望,贪欲也随之一天天地膨胀,于是我们由简单变得复杂,由轻松变得沉重,我们负累前行,终有一天快乐淹没了,我们不得不在痛苦中老去。我们能笑蝜蝂的愚蠢和不自量力吗?面对金钱美女、权利地位我们还能心如止水?
    其实,减负很有必要,尽管那只是暂时的。一时的修整可以换来重振的力量和勇气。思想的沉重拖累我们太久了,我们要学会减负,学会抛却,轻装才能活出自然,无累方能生活多彩多姿。

    五、入静
    太极拳讲求绵柔。要想达此境界,非全身放松不可。然,“放松”一词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很难。许多拳友练了十几年、二十几年的太极,但行起拳来仍脱不了拘谨,究其原因,还是放松不下。
    “放松”不仅是身体上的闲适,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入静。全身心地浸入其中,保持心态安和,行为才能柔美。
    太极拳又是一种以守为攻的拳种,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出击,而是视对方的变化而相机行事。这就要求有灵敏的感觉,这种感觉的产生唯有入静方能体味。杨露蝉当年落鸟于手而不去,非他吸附力过人,而是他能敏锐地觉察到鸟腿上力的变化,鸟欲飞前必有一个作用于手掌的反作用力,泄去这力,鸟无论如何是飞不去的。这就是太极至柔至刚的奥妙。
    其实,人生许多时候如练太极,需要入静,需要柔顺。入静,方能排除干扰,用心感悟生命的真谛;柔顺,才可享受和谐,体味胸纳百川的泰然。

    六、通神
    练过书法的人都知道,学书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形到神的转变。大凡初学者,必先临摹而达形似,进而经过一个量的积累,最终才能达到质变——神似。
    初练太极拳时,我学了许多套路,恨不能一口气学尽天下所有的拳架。但练着练着就有些力不从心,有的套路学会后由于温习的少而渐渐地生疏。就在拳友们仍热情高涨地学习新拳架时,我却反其道而行,将已经学过的套路一个一个地丢弃,从原先每天练头十个套路,到每天只练一、两个。这样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精磨细诼每个动作的内涵。拳友们问我,好不容易学会的东西,丢了不可惜吗?我说,不可惜。练拳如同学书,形只是个过程,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通神。学套路是在追求形的变化,而要通拳理,非盯住每一个动作用心揣摩其真正内涵不可。太极功夫中华瑰宝,所包含的内容也博大精深,如不再通神上下一番功夫,必然体会不深,练出来的东西也不能叫拳,只能是操。
    几年后,当拳友们惊讶于我的下盘稳健、动作圆润绵长时,不无感慨地说:“看来,学多了也不一定就是好事。”
    是啊!放弃有时候是为了更好地精专。学太极如此,学习任何东西也都是如此,广博固然需要,但要想身有所长,必精专方可能及。如果说广博能达到形似,那么精专才能够通神。

    七、持久
    练太极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行,要有着一份刻苦与持久,才可能悟通原理,享受一份美妙的境界。见异思迁也不行,今天学这个、明天学那个,样样都学,必然样样都不精专,最终就会猴子掰苞米,一无所得。太极固然有陈式、杨式、武式、吴式、孙式等众多流派之分,但那只是架式上的区别,其实原理都是相通的。初学者必认准一式,持久地练习,方能有所收获,有所体悟。其实练太极没有捷径,唯有持久,一式通透了,再练其他拳式乃至刀、剑、棍、扇等就会易如反掌。
    持久是一种能耐,持久是一种素养,有了持久,我们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。我常对女儿说,你们这一代人不缺少智慧,但缺少持久。有了一份向往,保持一份持久,再加上聪明才智,还怕学业不进步,事业不成功?但缺少了持久,聪明就会变得一文不值。
    很多时候,我们会为失败找出种种原因和借口,怨天尤人,推卸责任,岂不知在我们的骨子里正缺少了这份持久,一种对生活的执着、对事业永无止境的追求。

    八、圆润
    太极拳讲求圆润,即神要饱满沉稳,动若行云流水。无论神还是行,都强调挥洒自如、收放得体,多一分则狂放、松散,少一分又显萎缩、小气。所以行拳时即不能紧,也不能开,要恰当地拿捏好分寸,方显太极之圆润。
    圆润不是圆滑,不是世故,是沐浴于阳光下的心灵的润泽,是历经风雨后的一枚铜钱,外部圆润而内部方正。外强中干不算强,唯有内心坚韧了,才能气定神宁,波澜不惊,行为才会动静润美,游刃有余。
   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。世事面前许多人总是拿捏不好这分寸,或变得油腔滑调,或事事谨小慎微。过与不足都是我们所不愿得到的,要学会圆润,一种内方外圆的应变之策。为人处事可以灵动,但必须扣紧道德的底线,做人的底线不能破。守住这底线,任世事汹涌,千变万换,我自能左逢右源。这就是圆润,太极中的潇洒,也是处事之哲学。

    九、退一步
    太极拳中常会有这样的现象:欲进先退,欲上先下,欲左先右,也就是“退一步”之说。这到让我想起了郑板桥的“难得糊涂”,想起车帮子上印刷的“宁停三分,不抢一秒”,想起了古人说的“退一步海阔天空,忍一时风平浪静。”“退一步”其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。
    太极拳最是“以柔克刚”著称,“退一步”当然是在为克刚做准备。千万别以为“退一步”是在退缩,是怯懦了,如果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。其真正目的是在厚积薄发,是出击前的蓄力,是山雨欲来的满楼劲风。
    “退一步”又是激奋时的冷静,是剑拔弩张时的柔韧。有了这份冷静与韧性,还怕什么刚不能克、强不能御?唇齿相依,刚者没有柔者久;雪压青松,弯者总比挺者生。就是这个道理。
    人生在世,太刚了则易折,太软了又受欺。所以人活着就要有一些韧性,以“退一步”的姿态去谋划着更高、更远之目标,风雨过后会有彩虹乍现。

    十、求和谐
    常练太极拳可强身健体,更重要的是修心养性。其实,太极修炼的就是一个心态。心态可以改变人生,心态好则百病不上身。
    太极拳不主张主动进攻,即便强敌压境也是顺势而随,积极化转。这与当前倡导的营造和谐家庭、和谐邻里、和谐干群、和谐社会的理念不谋而和,也是武德最高修为化敌为友、消减恩怨的有力体现。
    其实和谐在太极拳中无处不在、无时不有。修炼心态讲和谐、舍已从人要和谐,以柔克刚更是需要和谐。和谐了,心态也就端正了,不再是一肚牢骚话,两条挑剔眉;不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;也不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福。
    和谐就是进步,和谐就是发展。社会要进步、国家求发展都必须有和谐的氛围。同样,太极要想进入更高的境界,也必须营造和谐。否则唯唯诺诺,或者睚眦必报都不是练拳所应有的心态。
    一位拳友练拳很刻苦,有些见解也很独到实用,但因为他总好为人师,又总觉得都是自己的对,对别人的意见不愿采纳,久而久之,和他交往的人越来越少。因为他只注意到了个体的和谐,而忽视了与拳友间的和谐,把自己迫进了孤独的境地。
    看来求和谐是个道理,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。


来源:七台河太极拳网校

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美好学苑:太极禅网    

GMT+8, 2024-11-5 05:06 , Processed in 0.145595 second(s), 3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