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好学苑:太极禅网,投资禅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855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云手的奥秘

[复制链接]

280

主题

536

帖子

2590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590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1-22 21:29:0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
在现有的各家太极拳势中,云手演练的风格是多样的。但各家太极拳均称云手为"母式",可见其在太极拳技术体系中的非凡位置。本篇就云手的典型问题作剖析,以期给同道们一点有益的启示。
一、云手的名称
关于云手的名称由来,洪均生先生在《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》一书的考证中认为,"云手"的式名是象形而来的。中国画习惯以螺旋状表示云之随风旋转,而此式两手交互旋转有似画云笔法,故取此名。另外,舞蹈的经典动作里也有非常飘逸的"云手"组合,或许是它启发了拳术中划圈动势名称的命名。
陈鑫曾说:武术中攻防手法以左右两方用得较多,所以各家套路中仍然保留了云手的模式原型,陈鑫在《陈式太极拳图说》中,把一路二三组云手称为"上、中、下",演练的步法和手法也稍有变化。二路炮捶也多处出现"单云手"。显而易见,云手作为太极拳基本技术形式,虽然已经融化在各式拳势当中,但原型还独立存在着。
二、云手的神意
文事武功,对神意的要求都是第一位的。演练者的意就是不丢不顶的太极拳意。用神意统领周身,按规矩运转,就会出现"周身无处不太极"的状态。既然云手是太极拳的"母式",那么云手的神意就是太极拳演练和实作的神意。正常情况下,神意的关注有内外之别。在内为内劲的随机调节,在外为眼神的适时观照。
"遵易理,合拳法,统周身"才是云手神意的"真态"。
三、云手的轨迹
云手虽然是简单的画圈,但要求很绌,不是言传身教的确难以明了。而日.各家风格不同,要求有别。这里以洪传陈式太极拳为例,说明云手的运行轨迹。
一般情况下,单独操练云手,都是先从单云手开始的。因为双云手无非是双手的交替配合,明白了单云手,自然就能举一反三,通晓双云手的动作要领。单云手又有定步和活步之别,起步阶段自然以定步为基,可减少难度,易于入门。按传统的单云手操练形式来分,又有正反之别。下面具体讲一下定步右单正云手的运动轨迹。
预备式:马步开手
站好右侧马步,眼睛注视右前方,左手叉腰,左肘微前下合,右手向右前方采挤展开,肘微沉,右臂稍弯曲,掌心斜向右前下方,手指高度约在肩和眉之间,右手和右脚,上下呼应。
第一动:收肘缠手
眼睛注视右前方,内气微松沉,腰胯走提塌劲,身体左转,右肘向右肋收转,右手同时顺缠收转。掌心斜向右前方,手指高度约在肩和肘之间。手指领劲不丢.肘不许夹紧、要松垂。
第二动:合手挤靠
眼睛继续注视右前方,身体继续左转,肘微沉右手顺缠收转到胸前十厘米左右位置。掌心不过身体中线,斜向左后上方,手指领劲不丢。这时右肩肘要出挤靠劲,身体保持中正。
第三动:右转挤按
眼睛继续注视右前方,身体右转,肘微沉有手逆缠,右手的位置大约在右肩前外二十至三十厘米处。掌心斜向前下方,手指领劲不丢。这时有肘要松沉、发挤靠劲,手掌外侧意在其右上方,身体保持中正。
第四动:右转挤采
眼睛继续注视有前方,身体继续右转,右手逆缠,右手的位置大约在右肩前外侧五卜厘米处。掌心斜向右前下方,手指领劲不丢,手指尖与右脚趾相合。右前臂和掌腕走挤采劲,身体保持中正。
要点:
整个正云手过程保持"上领下塌中间转"的身法。眼睛注视右前方,出手时"手领肘",收手时"肘领手",上下开合协调,既放松,内劲还要不丢不顶,呈阴阳相济状态。右正云手的动势是顺时针的轨迹,整个路线是斜向的外大内小的"鸭蛋网"。
正确的定步云手练习应该是神意专注,速度均匀,动势流畅,开合协调。划圈时,手臂三节和全身整体的合理运转是云手锻炼的真谛。
四、云手的实用
云手既然是母式,当然包含拳法的攻防含义,云手划圈的过程,就是理想的攻防一体模式。手臂部三节和躯干部、下肢部三节的开合一体运转,就是最佳的人体攻防动态构架。每一个随意的点都应是处于太极状态中的,要化打合一、开合一体。
例如:正云手的第一动"收肘缠手",对方双手挤按我右腕、肘处,我松沉右肩肘,同时向里收肘,右掌指向右外下侧划弧,即肘与手的收中放的动势在同一时问完成。掌指部的缠转是梢节的紧放,肘部的收转是中节的随化,对方立即处于"落空"和"即…"的两难境地,非高手则即刻出局。
当然,理想的太极状态是相对的,我们不可忽视自己的技术锤炼和心态修养。实际上,只要理念对头,打任何拳都可达太极状态。反过来说,就是打太极,不明理法,也是盲拳,只能虚妄地陶醉自己,没有实际功用。所以,我们应从云手训练着手,举一反三。只有经过持久的正确锻炼,方可达"全身无处不太极"的状态,才能在推手和实战中,处处得机得势。

太极拳用说

《用说》一文,以五行相克之理喻于太极拳法,生动举出实际交手时刚柔相合的例子指出"彼以柔法听我,我以柔法听彼","击人之妙,全在于此"的要点。指出何为劲敌:"如彼引我至界,无隙可乘,彼之柔精(劲)如故,是劲敌也"。文章启发性极高,是太极拳法技击要领的一篇奇文,读之爱不释手也!


五行生剋,无处不有,无时不然。如两人交手,敌以柔来者,属阴,阴当以阳剋之;属水,水当以火剋之,此当然之理。势也,人所易知者也!独至于拳,则不然:运用纯是经中寓权,权不离经。何言乎尔?彼以柔来者,是先以柔精(劲)听(忖也)我如何答应,而后乘机击我。我以刚应,是我正中其谋,愚莫甚也!问该如何应答?彼以柔发听我(以胳膊听我,非以耳听也),我以柔法听彼。拳各有界,彼引我进,我只可至吾界边;不可再进,再进则失势。

如曰:"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?"是以天生大勇者论之,非为常人说法也!即为大勇,亦为涉险。问:该如何处置?如彼引吾前进,未出吾界即变为刚,是彼惧我而变柔为刚,是不如我者也!我当以柔克之。半途之中,生此变态,我仍是以柔道之引进落空者,击之。如彼引我已至吾界,是时正宜窥彼之机势,视彼之形色,度彼之魂力;如有机可乘,吾即以柔者忽变而为刚,击之。此之谓"以刚克柔"、"以火剋水"。如彼中途未变其柔,交界之际,强为支架,亦宜击之。

如彼引我至界,无隙可乘,彼之柔精(劲)如故,是劲敌也,对手也!不可与之相持,吾当退守看吾门户。先时,我以柔进听之者,至此吾仍柔道听之,渐渐而退,仍以柔道引之使进。彼若不进,是智者也!彼若因吾引而遽进,误以我怯,冒冒然或以柔来,或中途忽以柔变为刚来。我但稍底其手,徐徐引之使进,且另其不得不进,至不得势之时,彼之力尽矣,彼之智穷矣,彼之生机更迫促矣!是时,我之柔者忽变而为刚,并不费多力,一转即克之矣。

是时,彼岂不知孤军深入难以取胜,然当是时悔之不及。进不敢进,进亦败;退不敢退,退亦败;即不进不退,亦至于败。盖如士卒疲弊,辎重皆空,惟束手受缚,降服而已矣,何能为战!

击人之妙,全在于此!此之谓以柔克刚、以水剋火,仍是五行生剋之道也!


"克刚易,克柔难"之理。


天一生水,水外阴而内阳,外柔而内刚,在人属肾。其以柔进如水之波流旋绕,不先尚其力,用其智也!地二生火,火外阳而内阴,外刚而内柔,在人属心。水火有形而无质。天三生木,地四生金,则有形有质矣!天五生土。水火势均者不相下。

言以胜水者,以火之多于水者言之耳!彼以柔进,忽变而为刚者,是水之所生之木也。木阳质也,即水中之阳性,因滋以成质者也。水与木本自一串,故柔变刚最易,以其形与质皆属阳也。

上言"以火剋水",盖以火能生土,土能生金。火外明而内暗,阴性也。金,阴所成之质也。木,在人属肝。金,在人属肺。天下能克木者惟金,金与火皆阴类也。所言"以刚克柔"者,是"以火剋水"、"以金剋木"也。是以其外者言之,火性激烈,金质坚硬。心火一起,脾气动也。怒气发泄于外,有声可听,金为之也。脾气动,则我之肝与肾无不与之俱动,虽曰"以刚克柔",其原实是"以柔克刚"。盖彼先柔而后刚,我是柔中寓刚,内文明而外柔顺,故克之。

若彼以刚来,则制之又觉易。易何言之?如人来击我,其势甚猛。我则不与之硬顶,降肱与身、与步,一顺身卸下,步、手落彼之傍面,让过彼之风头。彼之锐气直往前冲,不顾左右;且彼向前之气力,陡然转之左右,甚不容易。我则从旁击之,以我之顺力,击彼之横而无力。易乎不易?吾故曰:克刚易,克柔难!






阿贤拳社给你真实的国术!


阅读 256
5投诉
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美好学苑:太极禅网    

GMT+8, 2024-12-22 15:16 , Processed in 0.086432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