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好学苑:太极禅网,投资禅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359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放松的力量——太极禅感悟

[复制链接]

194

主题

239

帖子

2323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323
QQ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3-6-30 11:18:5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一位颇有男人味的来访者对我说,他原来有很严重的驼背,才矫正过来不久。  看着他,我难以想象他以前严重驼背的样子。
  那么,驼背是如何矫正的呢?
  他说,是放松的力量。
  在很小的时候,父亲就发现他驼背,并屡屡用严厉训斥的方法,要求他站立时挺起胸脯来。有时,他觉得父亲说得有道理,但胸脯挺了没多久又会窝起来。并且,他对父亲又有逆反的心理,这让他不自觉地和父亲对抗。
  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严重的驼背。
  现在40来岁了,他才努力改变驼背。他热爱运动,试图用运动的方式矫正驼背,也试着用瑜伽的方式矫正,但最后都无效。
  去年11月,他上了邓虹融老师的太极禅,课上和很多同学一样,有很大的喜悦出来。但相比起多数同学来,他更难得的是很有毅力,每天他都会练太极禅,一次练到深处时,他进入很放松的状态,背自然就直了。
  对此,他回忆说,那时会有一种很自然的能量流动起来,这股能量让背自然就直了起来,并没有耗费力量与驼背对抗,所以甚至不能说是“矫正”,因为发生的如此自然简单。
  荷兰治疗师罗伊-马丁纳在他的著作《改变,从心开始》中写道,做事的第三种境界是“行若无事”,因你顺应了本性,你自然流动即可达到目标,似乎毫不费力气。
  这位来访者的经历,最好地诠释了“行若无事”的境界。
  太极禅带来的放松的力量还显示在很多地方。驼背好了之后,他去打羽毛球。这是他最热爱的运动,而且尤其爱扣球。一天突然发现,自己扣球的力道大了很多。一开始他怀疑是换了尤尼克斯的新球拍的缘故,但他还带了另一幅球拍,一尝试才发现,不是球拍的原因,而是自己的力道真的大了很多。
  细细体味之下,他明白这应该是放松带来的效果。
  对此,我的催眠老师斯蒂芬-吉利根说,他观察一位世界冠军短跑时,腮帮子会随着他的奔跑而左右大幅摆动。吉利根说,这显示这位世界冠军这时身体其实处于极度放松之下。
  优秀的老师都在教导这一点——放松。很深的放松,意味着你松动你的头脑,同时也松动了你的肌肉和骨骼,这时你内在的潜能——也可以说是灵性——就会释放出来,从而有很大的疗愈发生。
  好的心理学和灵修课程,都不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可以依赖的原则,那样一来原则就是教条,而教条会让自己处于绷紧状态,而绷紧状态会束缚住我们自己的身体与心灵。
  写这篇文章,的确是为了推广邓老师的5-1假期的课程。希望这位来访者如此美妙的故事,也能发生在你的身上。
  附几篇学员写的感悟。
  荣伟玲老师的感悟
  八月四号到十号,我跟东莞的部分学员,还有广州的两名学员,一起参加了邓老师带领的太极禅七天学习。这次学习,解决了一个问题,就是大家的打坐问题。
  虽然我在佛道哲学课中,甚至在心理学课中,都讲到了佛学的一些理论,属于“慧”的一块,但“戒定慧”三者相辅相成,无戒则不能定,不定决不能生慧。而慧又反过来贯穿了戒和定的始终。在“戒”来看,慧让你“由悟生戒”,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守这些戒律,守戒有什么样的意义。在“定”来看,佛学倡导的定,是“在定中觉,在觉中定”,而不是一味陶醉于什么都不想的白茫茫境界,做一个现实生活的逃避。而是要在禅定中觉悟,变成一个明白人。
  所以,佛学不是让你去逃避什么,而是让你把这件事,这个人看清楚。看清楚了,就放下了,不用去逃避。
  如果你因为失恋,而来学佛,那当然不是一个最好的动因。但它也可以变成一个较好的动因。你学佛,不是想要把头发剃了当姑子,一辈子不见这个人。你学佛,是要生起大智大慧,让你明白,你贪恋的,是你的一种感觉,而不是这个人。事实上,这个人在你脑子里的“成像”,跟他在别人眼里的“成像”,甚至跟他自己的“成像”,都差十万八千里那么远,你爱的是你自己内心的投影,并不是这个人本身。
  又比如说,你说你爱这个人。这个说法其实是不确实的。
  确实的说法是,你爱上了在某个特定情境下,处在特定状态下的这个人的表象。比如,你爱上了刘德华,事实上你爱上的,是那个经过化妆、灯光、道具和排演,显现出来的一个表象。他是健康的,是美好的。你爱的是这个。你爱的不是那个蹲在马桶上的,不是那个生病的,不是那个因为生气脸有些变形的,不是那个自私的,不是那个会伤害你的,不是那些个刘德华;而那些刘德华也是刘德华的一部分。
  诚如你爱上了一个成功的男人。你爱上了意气风发的他。而他并不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是这样的,不是一年四季是这样的,更不是一辈子都是这样的。
  我当然还是没有把爱情这件事说清楚。如果要说清楚得花时间,首先得把“自恋的投射”这一心理机制说清楚。说清楚了这个,你就会发现,所有的男女激情都是“自恋的投射”,期间有很多精神不稳定的征象。(用胡因梦的话来说,爱情是偏执性的精神病态)。注意,我这里说的是激情。如果能顺利过渡到家庭成员的亲情和温情这个阶段,真爱才真正出现,精神不稳定的现象开始逐渐消退。
  所以,我现在看到一个在热恋中的女人或男人,我内心升起的基本情感是同情。就好象看着一个在发烧的孩子。希望有一天他能退烧。如此而已。
  如果你能在定中觉,在觉中定,你升起了真正的大智慧,你就不需要再逃避任何人和事物。你能心平气和。
  你既不需要去找他,也不需要避开他。来了也就来了,去了也就去了,随缘随遇,心里知道,这些都是幻象。
  因为我的学员,基本上都知道一点佛理,所以我认为他们需要的,是真的去打坐。在罗浮山的七天,打坐是有相当成果的。我们每天早、午、晚打坐三次,每次一个小时。就普通人而言,每天打坐三个小时,这是相当多的数量了,在家基本做不到。但是有了这次集中训练的经验,我希望大家回去以后,至少可以保持每天打坐二十分钟这样的分量。东莞的阿杜回家后一直坚持了打坐。虽然她并不听佛学的东西(属于恋恋红尘的那类人),但她也提到,每天打坐半个小时,让心定了很多,不容易急躁。
 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效果了。当然,这次去罗浮山,机缘巧合,有一名女学员出了功能,把自己的宿疾治好了。但我不觉得这种经验是可以复制的,所以不希望大家抱着出功能这样的想法来参加太极禅的学习。
  真正的禅坐,是要心无挂碍,内心没有任何期待,这样才能达到禅的境地。这位出功能的女学员也说了,她没想那么多,只是想让自己静下来,所以打坐,而能量自动聚合,非她有意为之。而这点“无所待”的单纯,恰恰是她能出功能的原因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微妙的业力因素在起作用。我们没有这些业力推动,不可能复制她的遭遇,这一点大家要清楚。
  我之所以推荐太极禅的练法,并不是认为,用太极禅可以代替佛法的修持。事实上,我跟邓老师,在见地上是有不同的。邓老师先修道家,再学南传佛教;而我从唯识入手(因有哲学和心理学基础),更象是密禅两宗的路子,所以跟邓老师是有些不同的。就拿打坐来说,邓老师偏爱长时间打坐,似乎打坐时间越久越好;而我更愿意短时间多次打坐,在打坐和打坐之间,把禅的境地带到生活中来,逐渐泯灭打坐和生活之间的差异,让生活变成一场无休止的禅修。引用一位前辈的说法,是“离座的刹那,禅修才刚刚开始”。
  泰国高僧阿姜查尊者(属南传佛教)也说过:
  “直到今日,人们还是不知道,什么是真正的禅修。人们把打坐当作禅修,或者把听闻佛法当作禅修。
  不错,这些都是禅修。但只是禅修的一部分。
  真正的禅修,发生在你碰到你欲望对象的那一刻。发生在你喜欢或讨厌的感觉升起的时刻。“
  啊,我说得太远了。我是想告诉大家,修行完全是个人的事。你在碰到什么障碍,它如何影响你,你如何想办法克服这些障碍,等等。
  也许大家觉得很难。但这个过程是美妙的,生活变得意味深长,而天空如此地湛蓝美丽。
  再说太极禅。太极禅的好处,是可以通经脉。象我们这样的现代人,坐的时候多,锻炼的时候少,脖子、肩膀、腰肾,到处都是毛病。没一个经脉是通畅的。练太极禅是可以有极高的效率,来疏通你堵塞的经脉。经脉一通,打坐才容易有感觉,身心能量本是一体,心能量会因身能量的贯通而贯通。那位女学员能出功能,跟我们每天密集地站太极桩、练太极禅,气脉通畅是有密切关联的。
  太极禅跟太极拳最大的区别在于,太极禅讲究“一点都不要用力”。整个过程是靠气的流动来推动身形变换的。因为它完全放弃了进攻和造作,达到了无为而为,无修而修,不用力而出手的境地,因此称为太极禅。
  练太极禅的时候,你会有一种感觉。尽管你平时不运动,身体也不很强健,但你始终能一遍一遍地跟着打,并且越打越身心舒适,越打越想打,甚至想永远不停止,一直打下去。这种完全不费力的运动,确实能称得上一个“禅”字。
  为什么每次练太极禅之前,一定先要打一个小时坐呢?或者,就一定要站桩呢?因为打坐可静心,站桩可生气。心不静则气不聚,气不生则没有气能运作于太极禅。
  事实上,本人在没有学习练太极禅形法之前,因邓老师先传心法与站桩姿势给我,所以,我每天早上五点起来站桩,站到一定时候,气往上涌,闭着眼睛便一手一手,一脚一脚地打出去,完全随着气流走。虽无人传授形法,倒也自动练了一番太极禅。所以我立刻知道,这套东西是好的,这才决定前往学习。
  太极禅虽然有很多妙用,但佛理不懂,这是不行的。你学太极学得再好,我充其量认为你在练功,你不是在修禅。你如果真的在修禅,一定要了悟佛陀的四法印:
  诸行无常
  诸漏皆苦
  诸法无我
  涅磐寂静
  之所以称作“法印”,是因为你的见地,只有包含了如上佛理的时候,才可以说你在学佛。是不是在学佛,它是一个印章,所以称作法印。否则,你只是在练气功,只是在健身,只是在美容,或者进入了外道的灵修。
  你要知道四法印的内涵,可以去看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名著,《佛道的见地与修道》。看懂了这本书,你就知道了佛学与其他外道,在见地上的本质差别是什么。
  而我个人学过西方哲学,亲近过基督教和道家。我深知,真正把人生世界问题说清楚了,达到“完全证悟”,只有佛陀的教法。
  我在这个教法里,感到很欣喜。
  如果你学佛学得愁眉苦脸的,那一定有什么地方没学对。因为佛教是解脱的宗教,不仅往生解脱,也当下解脱。你如果真的懂了一点点佛学,你一定会越来越自在,越来越欢喜,不会越来越烦恼的。
  你烦恼,你沉重,说明你没学对。
  不是佛学的错,是你的学习出了错。
  你得重新学过。看看什么地方出了毛病。
  好了,这次就向大家汇报到这里。
  我是半瓶子水,响叮当。真要成了,一定闭口不言。现在也还和大家一样,在路上。所以话多一点。
  十一国庆节期间,七天太极禅继续在罗浮山进行。
  祝福大家身心安泰,健康舒畅!
  2009-8-20
  附太极禅心要:
  辫提眠童
  沉而不僵
  轻而不浮
  专气致柔
  知雄守雌
  毋忘毋助
  载魄抱一
  长生久视
  学员黄建东的感悟
  今年10月份在吉利根的课上,听方丈(原名李旭,东山文化的创立人)讲起他国庆节到广东学习太极禅的经历,苦苦求索的方丈研习禅学并不令我感到特别,倒是他讲到教太极禅的老师的修为很不错,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,因为很有修为的老师是很难遇到的,再加上对方丈的无条件信任——他自己就是一个很有内在修为的人,对我的帮助极大极深。当下就决定参加这个课程。
  当我相信了,决定了,一般就不大会再去细细查找一番,觉得只要去了,用心感受即可,所以我连老师的名字都不知道。倒是一个朋友很热心,把有关太极禅和老师的资料一股脑打包给了我,至今这个包裹还躺在我的邮箱,未曾拆封。因为我一直觉得头脑的判别习性太重,带着太多概念进入,会给现场学习过程中的细细品味增加难度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在一个人的博客中看到太极禅的研习日程表,我顿时有些心凉,心开始犹豫、徘徊,日程表中表明3点要求:早上4:30起床、素食、禁语。对别人也许没有什么,对于我来说,人生的三大爱好:睡懒觉、好吃、爱说(尤其是和好朋友在一起)全被剥夺了,我的天哪!虽然犹豫如风吹杨柳般(太极禅一招式,学的时候就觉得象此时心情),但根毕竟扎在对方丈的信任,总有种想去看看方丈认为好的到底怎样的好奇,同时,也想体验一下爱好被剥夺会发生什么,就这样,我进入了被我命名为“吃苦冬令营”的太极禅学习,开始了我的处女禅的研习。
  七天,全然地和自己在一起,全然地和老师、同修们在一起,我经历了一个美妙的体验之旅。
  先从身体开始吧,我的身体是很堵的——经络不通,双腿没劲,有人说我头重脚轻,有时早上起床后也感到腰酸背痛。来了之后想,太极也许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。在研修地——东天目山,打坐、站桩、学太极,一直按照邓虹嵘老师的要求,放松,觉知,未曾料到我放松也能放得腰酸背痛。尤其在第四天,老师纠正站桩,一捏我的后脖颈,说你靠墙站,要求人要象大饼一样贴在墙上,又帮我扳一下头,我只觉得从后颈开始的两根筋一直吊到腰,痛得有些难以忍受,只有这样的痛,才是真正放松状态的辫提眠童。整整一天,我尽量保持,比较容易找对,因为痛就对了,当时我有些担心第二天早上起来更是疼痛,但从第五天开始,我右边的经络开始通畅,第一次发现我的头可以前后移动。这时才明白,以前觉得舒服的状态是僵硬,我以前是很适应僵硬的,从僵硬到放松,我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。这不也很象我们的心,离开乐园的时候,经历了痛苦,回归必然也会走一条痛苦之路——因为都是打破熟悉的状态。
  再讲讲吃吧,吃饭是很有规矩的,被称为食禅。刚开始,每次吃饭我都有些愤愤,我知道这是我对规矩的自然反应——我毕竟刚刚放下很多的规矩。和自己的愤愤在一起,遵守着规矩,愤愤渐行渐远,突然,有一天吃饭时,品出了包菜、茭白、油麦菜不同的甜。最有意思的是,刚到东天目,看到农家散养的鸡从我面前悠然走过,我的脑海必然会出现一碗飘着香味的鸡汤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陡然闻到厨房飘出的菜香,我并未觉得食欲被勾起,我仍安在着。当然,看见散步的鸡,也仅仅是散步的鸡,不再是鸡汤。有一天,我和朋友讲:不知我是对所吃彻底失望,还是欲望降低了,我不再总觉得饥肠辘辘(这一点经过回来后的晚饭、早饭的验证,这两个原因各占一半)。是呀,过去很多时候是我在吃饭吗?也就是欲望在吃饭,我想经历了食禅的训练后,我舌头、嘴巴、肠胃的品味普遍提升,至少饭菜也被吃得其所。
  再说说养神吧,这是暗中破坏禁语规矩的收获,意外但不值得提倡,也不值得后来者模仿,为了不误人子弟,首先郑重声明。在学习过程中,无论做什么,邓老师会不断提醒:要把神收回来。从第三天晚上开始,我和罗子就聊天到12点,偶尔也会到下夜1~2点,当然,我们聊天的内容和质量还是很高的。这样,早上4:30起床,中午休息1小时,每天睡不过四到五个小时,一开始有些担心白天昏沉,没有料到即使在打坐的时候也没有昏睡,深刻体会到养神不仅仅靠睡觉。平时,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散了多少神,再加上内心的挣扎引起的内耗,精力不知浪费多少,所以,除了必要的睡觉,平时随时随地的收敛自己的精气神多么重要!
  我从未学过任何拳术,对邓老师尽心尽力教的太极禅的理解,不过尔尔,太极知道一些,禅知道一些,太极禅没有特别的感觉。但在最后一天,邓老师全力完整地打了一套,我好感动。古琴声中,邓老师缓缓的轻柔的起式,一阵感动从我心底很深很深的地方涌起,回望我的心,仔细辨别是否夹带私货(过去某处伤痛被勾起),确认没有,我就全然地和邓老师演绎的太极禅在一起,似乎感受到千山万水,有时就好像站在高高的山巅遥望远方,有时就好像暖暖的风抚摸着心房,有时就好像月光亲吻着枝头,有时就好像鸟儿的喃喃细语,树影婆娑,有时就好像俯瞰着美丽的山川河流......我在,但我化了,我被那绵绵的韵味揉捏化了,用美这个字来描绘都太单薄,所有的文字在太极禅面前都黯然失色,她是万物生命的凝合,轻盈而厚重,沉静而激荡,柔弱而伟岸,爱,由此一泻千里。心中升腾起:生命无可挑剔,经历无可挑剔。太极禅就是这样在教我们品味生命。享受生命不需要外在的物质,只需要觉知。我现在仍然无法讲出什么是太极禅,我只是能够感觉到这是一个词,而不是“太极”和“禅”组成的一个词组。
  最后,还想谈谈我所感受到的邓老师,他高大清瘦,很有棱角的面庞,第一眼看见他,心中的第一句话是:和照片一模一样(在PS的盛世很不容易),第二句话:好严肃!规矩大加上严肃的老师,对亲和需求量很大的我不免有一点点失望,不过在可控范围。老师说话字正腔圆,也让我有距离感,尤其在离开吉利根的课堂不久(吉利根说话亲切的像隔壁大叔)。第一、二天一直都没有进入感觉,反正现在已锻炼得没感觉也不会烦恼生起,第三天晚上乘着问问题的方便之门,侧面和师母打听了一下老师的情况,师母的热心让我对老师有点了解,而这个了解不会让我有千里之外的感觉了,怪不得佛陀说,了解就是爱。当老师教我们太极跑的时候,那份活泼露出了一点。我最喜欢传韵这个环节,这是老师安排让我们了解太极禅的韵味。也就是在这个活动,我看到并领会到老师的真诚,我们二十个人,老师每个人都仔细地推了一遍,让我们细细品味,我真的喜欢了这个老师。然后是考试,在老师宣布的时候,我还有些慌张,唯恐考不好,全中国人民都有考试情结,真正开始考试的时候,老师分毫不让,耐心细致地纠正着每个人,态度的一致性,对每个人都一模一样,令人感叹,我如此能挑毛病的人也无话可说,我喜欢这样的考试。
  最有意思的是,我们在第六天下午插入一个未准备的即兴节目——爬东天目,访昭明禅院。在大家提议的时候,老师居然不反对,还说听大家的,一点也不刻板,最有意思的是,在准备的时候,大家在屋前吃老板娘晾晒的红薯,我说:“怀揣红薯。带着觉知,去爬山。”又看见老师笑得像个大男孩(第一次看见老师笑逐颜开是在上午拍照的时候)。
  爬山的时候,看到老师特意停下来等着师母,细心地照顾着师母,师母当时在路上说:“如果他再出家,我就做好饭站在他化缘经过的地方等着,省得到处去要。”多美的夫妻情意。
  在最后一天分享的时候,师母说:“现在很多人找上师,我就对老师说,我还不如皈依你算了。”师母还说:“真爱就是两个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并一起实现她。”是呀,太极禅的背后一定是生活禅,我很敬重师母。老师和师母用生命见证着人间真爱,给多少人希望呀,我觉得比老师一个人成为高功大德的人要重要得多!这个世界修行很高的人很多,可是能展示一份融合的滋养的关系的人并不多。
 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邓虹嵘老师:严肃活泼,修为绵长,认真诚挚。更为可贵的是,老师会吃饭喝水,也要上厕所,站在院中吃红薯和你我不差分毫,这就是我想象中的真人,真人才有真情,真情才有真爱,真爱才有大爱!我喜欢也敬重老师和师母。
  多么圆满的处女禅,我带着觉知回到了家!开始慢慢品味,慢慢研习之路,让觉知之光照亮回家的路。
  深圳恒缘公司的湄表姐
  这几天阅读南怀瑾讲佛学的书籍,获益不少,却也发现原来自己如此无知,连学佛都不敢说了。刚才有个瞬间感悟,修佛好象就是关于心的问题。以后我少说修佛、修行、禅修之类词语,更多说修心好了,通俗易懂,简单直白。
  “佛说一切法,为度一切心;我无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”。
  忽然想很多人在谈禅修、修行、修佛,禅修也成了时尚潮流;但大部分人修的是我执,贪爱,贪发财,贪地位,贪特意功能,贪长生不老,谈下辈子实现这辈子没有实现的欲望,增加我执。
  我执也可以当为道,利用我执利用贪欲来修行。但这个过程中要保持觉察和正念。
  “道的目的就是帮助你超越迷惑,任何方法能让你证悟实相、了解正见,不论是行善、遵守道德规范还是完全疯狂的行为,都算是道。其实任何东西都可以当作道,只在于你是否聪明到能用它为道;同时,也因你入道的动机和以它为道的智慧不同,任何一种修行之道,都可能成为证得果位的障碍。
  “禅修是训练心灵最直接、最实用、最简单的方法之一。禅修的方法有无数种,有些禅修只要让心安住在本来的状况,而有些禅修则用一些技巧强迫心进入一种更清晰、更鲜明的无碍境界。有些法门则用相反的思维对治烦恼波浪,譬如以慈悲心对治愤怒;有些法门则用类似的念头或者烦恼来对治那个烦恼。不管用哪一种技巧,禅修基本上就是让自己一习惯于某种特别的思考方式的过程。” (摘自《佛教的见地与修到》)
  太极禅修课的目的就是心的训练,训练觉察和正念,多说点就是修身养性的训练,性命双修的训练。
  “佛教一切宗派的修行都包括了止观的技巧,连金刚经也不例外。止观是一切其他禅修技巧的基础,它能产生宁静、专注与清明,这些都是使其他修行产生效果的重要因素。“止”使你的专注范围变窄,因此减低了心灵的造作,创造一种宁静的状态。这并不表示你的心变得狭窄了;你的心愈宁静,就愈宽广、愈柔和,这使得你想怎么用它、什么时候用它,都能随心所欲。然而,如果只有宁静,无法让你体会“空性”的见地,所以,由“观”产生的锐利洞察力,也是必要的。止保持你的心不受干扰,而观则提供光亮让你看得见。一旦止平静了你的心,观加大、加深并使心更清晰、更敏锐地去认识心的本性。观是洞彻现象、本质的智慧。修“止”的主要目的,是让你能够自在的创造身心,使你不再成为习性的牺牲品。”(摘自《佛教的见地与修到》)
  我自己也是刚有一点感悟才写出这个感想,我自己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。呵呵,意识到我不知道自己在修什么,也说明我又有了小小的进步。不过现在我已经少了进步的喜悦感受,有点平淡。
  以后,我少选择禅修和修行这样的词语,我想更简单更直观的谈修心,谈修性,谈如何修出一点小小的自由。个人感觉我还依恋滚滚红尘,谈修佛尚早。
  多修心,少点认同,多修点自由出来。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美好学苑:太极禅网    

GMT+8, 2025-1-2 22:14 , Processed in 0.105831 second(s), 3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